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提高参保人员门诊待遇。
建立了小麦种子育、繁、推经营体系以及化肥、农药试验示范与推广体系,形成了以公司+科研院校+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固定繁种田5000亩。李光耀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推广与专业化的市场运作,为客户和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
三月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期,随着气温迅速回暖,广大农民抢抓有利时机备战春耕。我们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储备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现在已经储备种子30余种,可供30多万亩地使用,储备的肥料涉及追肥、底肥等10多种,可供50多万亩地使用,可以满足全市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最好的农资产品,为农民的丰收保驾护航。公司总经理李光耀介绍,后续我们还将根据农户需求加大采购量,保证农户春耕生产需求。记者白永民摄近日,记者在河北光耀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路门市部看到,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户络绎不绝,有的付款、有的订购、有的忙着搬运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来自曲阳县东旺乡塔耳头村的村民王成锁是这里的老熟人。河北光耀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提前准备,备足农资,不误农时各校利用早读、课后服务等时间,结合国学课堂,全面开展每日读经典(讲故事)活动。
依托我市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运用红色资源、红色革命传统、红色基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学经典学习纳入教学计划,通过主题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及课后延时服务,有计划上好国学课。组织教师共同参与学习、诵读经典,提倡教师熟诵熟记《三字经》《弟子规》,深入学习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传统文化十二讲》,把国学经典学习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端午节、中秋节、928孔子诞辰日等节日为契机,经常性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名人故事比赛、国学经典讲座、师生共读经典、亲子共读经典、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通过每日一善善行记录道德银行微善社等载体,将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校一日常规近年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本报讯(记者孙媛媛)近期,我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项。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13项,传统医药4项。截至目前,我市已公布41项市级非遗项目。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申报力度,扎实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定州贡献精神力量
近年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13项,传统医药4项。本报讯(记者孙媛媛)近期,我市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2项。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申报力度,扎实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定州贡献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我市已公布41项市级非遗项目近日,我市在市区范围内开展公益广告更新设置攻坚行动,对公益广告进行更新,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美化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市容市貌
近日,我市在市区范围内开展公益广告更新设置攻坚行动,对公益广告进行更新,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美化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市容市貌从事花卉种植以前,张飞长年在北京从事绿化工作。
在这里打工,每天能挣80多元,一年四季都有固定收入。残疾人甄现龙边干活边说,我腿脚不好,之前只能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采摘+带货打造现代休闲农业大家好,我们现在在北刘家庄的蔬菜种植基地,这就是我们今天团购的有机茼蒿在农场的种植大棚内,一场带货直播正在热闹地进行着。你看,这个叫乌塌菜,它是蔬菜里面的山鸡蛋,不含脂肪,下火锅比羊肉还香。张飞说,目前,农场共有无土栽培豌豆苗近2万盆,主要销往各大餐饮饭店,深受消费者欢迎。家门口就业让更多村民增收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一片片嫩绿的蔬菜,是公司发展的希望,同时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机遇。
四月底,随着天气转暖,农场又增加了生菜、苋菜、乌塌菜、紫生菜等20多种蔬菜采摘,充分满足市民的需求。如今,我在公司打工,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真是太好了。
特色产品种出好钱景走进河北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把整个大棚装扮得五彩缤纷,散发出浓浓春意。展望未来,张飞信心满满。
消费者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收到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蔬菜。目前,已吸纳10多名残疾人、困难群众就业。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河北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和定州市飞飞家庭农场不断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主动帮助村民就业。张飞介绍,目前,花卉公司和农场为周围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100余个,农忙时节,在花卉公司和农场打工的村民能达到300多人。专程来采摘的市民隋女士笑呵呵地说。同时,农场将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增效。
他发现,近年来城市绿化、家庭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花卉市场不断升温,于是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豌豆苗采用无土栽培,只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可一年四季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春节期间,我们通过旅行社合作、抖音销售等方式,开展草莓采摘活动,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前来体验田园风光。销售市场从最初的周边县市拓展到了北京、辽宁、山东等地,甚至远销到内蒙古和新疆部分地区。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河北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渐渐火起来,花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品种也不断增多。蔬菜采摘增强了市民农耕消费的趣味性、体验性,实现了城乡之间的消费互动发展。
今年,农场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以及在各个平台网上销售等方式,销售应季果蔬。张飞说,通过合作,既能带动农场的销售量,还能以更优惠的价钱,让有机蔬菜走上老百姓的餐桌,直接让消费者受益。2016年4月,他流转了村里的30亩土地,开始了花卉种植之路。张飞说,去年,我们一共试种了20多个特色品种,最终选定了水培豌豆苗。
这又叫龙须菜,属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除了特色的豌豆苗外,目前,飞飞家庭农场还种植芹菜、茼蒿、冰草等有机蔬菜300余亩。
行走在长安路街道北刘家庄村,河北心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和定州市飞飞家庭农场的种植基地内,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辛勤忙碌的农民脸上挂满了喜悦。不到半天时间,7000多斤的茼蒿就销售一空。
目前,公司花卉种植面积达1100余亩,种植品种包括时令花卉、宿根花卉、观赏花草三个大类300多个品种。近年来,张飞通过考察,不断引进特色蔬菜品种,发展温室蔬菜种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